联系人:王先生(经理)
联系电话:18280412238
传真:
E-mail:578033711@qq.com
联系地址:绵阳市三台县灵兴镇

三台麦冬一年三变

[行业新闻]  发布时间:2019-11-18 21:47:05  浏览次数:688

11月初,享有“中国麦冬之乡”美誉的三台县,一望无际恰似绿毯的麦冬已进入坐果时节。在该县今年坚持“现代、生态、融合”发展理念精心打造的麦冬生猪现代农业园区,一派生机勃勃:四通八达的沼液管网铺到了田间,生猪麦冬循环农业风生水起;集约规模化的“定制药园”初见雏形,自此引领三台以散种为主的麦冬逐步走向规模化;一个个企业积极入驻园区,争相研发生产麦冬加工品,使过去几乎无人问津的麦冬须根极大地提高了附加值。

“三沼”都利用 循环农业兴

“最近,沼液网管刚铺到了我的300多亩麦冬核心基地!”11月1日,三台县花园镇明志麦冬加工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志伟高兴地说,“一旦到了麦冬种植季节,沼液就可通过管网直接输送到田里了,一亩地至少可节约人工成本300元,同时,大大减少化肥的用量。”

三台麦冬生猪现代农业园区覆盖三台花园、永明、建设3个乡镇20个村,园区以全国道地药材麦冬和四川“10+3”优势产业之一的生猪为主导产业,种植麦冬2.5万亩、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2个。

“五头生猪一亩麦冬!”据三台县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产业办主任杨以明介绍,通过管网和贮存池,将养殖场产生的沼液输送到麦冬田,既能有效消纳猪的粪污,又有利于生产绿色生态麦冬。今年春季,园区全域推广“猪—沼—药”生态循环模式,铺设麦冬田间沼液管网近10万米,建设田间沼液储存池200口6万立方米。同时,一个年产10万吨的有机肥厂有望年底建成,一个年可发电1000多万度沼气发电厂将在本月试运行。通过沼液、沼渣、沼气的综合利用,可使园区畜禽烘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7%以上。

须根有了“准入证” 麦冬加工正当时

在园区的一块空地,四川省中兴药业有限公司的一座现代化厂房正在紧张施工之中,今后的目标紧紧瞄准麦冬精深加工。

公司董事长刘占兴说:“我们是今年入驻园区的,加工厂12月底就可建成。准备搞麦冬系列产品研发,比如:糕点、饮料、口服液等等。”

据刘占兴介绍,加工品主要是利用麦冬须根,过去商贩不屑一顾的麦冬须根,公司今年的最低收购价都达到了4元/公斤,随着加工厂的逐步投产,到2022年,一年可望从种植户收购600吨麦冬须根,高出目前年收购量的3倍。

其实,早在刘占兴之前,由本土企业四川代代为本公司加工的以麦冬须根为原料的“脉冬旺”饮料就一炮打响。这都缘自今年1月的一个重大利好——省卫健委、省市场监管局发布了麦冬须根作为食品的标准。自此,麦冬须根拿到了可加工为食品的“准入证”。

杨以明说,“于是,我们开始通过‘外引内育’,引进太极、领旗食品等企业,培育代代为本、中兴药业等本土企业,对麦冬药品、食品、保健品、日化品等进行深度开发。今年4月下旬,我们就依托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的配方,利用麦冬须根委托加工了800万罐‘脉冬旺’饮料。”

“这样就使以前被大量浪费掉的麦冬须根,变废为宝!同时,我们也正在推进麦冬块根列入药食同源目录,让更多人享受到麦冬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成果”杨以明介绍说,1亩麦冬过去可产100—150公斤麦冬须根,价值仅为1元/公斤,而目前麦冬须根的收购价已在5元/公斤左右。

“定制药园”兴 麦冬大增收

正当循环农业、麦冬加工在三台麦冬生猪现代农业园区联袂发力之时,一种“定制药园”药园的产业发展模式也在园区所辖的三台县永明镇万家坎村崛起,从而引领三台的麦冬由散户种走向规模种植,确保麦冬有序、安全和有效。

“我们与一家公司合作,去年在万家坎村流转了220多亩土地,打造‘定制药园’。今年春季栽的麦冬,明年四月份即可采收。”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庞家鹅说,“‘定制药园’采取统一流转土地、统一技术标准、统一农业投入品、统一加工、统一销售的方式,由合作公司聘请农民按我们的标准进行生产,我们统一收购、统一加工、统一销售,同时,与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植入科研项目。”

庞家鹅介绍说,“定制药园”是两三年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的概念,旨在确保中药材有序、安全和有效,同时也能实现种植户的增收。“我们几年前就与省农科院合作,在三台进行‘定制药园’的探索,每亩可比散种户多收几十公斤至100公斤的麦冬,相当于亩产值增加五六千元左右。”

据了解,三台县的麦冬种植此前绝大多数是分散种植,如此就存在技术和劳动力参差不齐、管理粗放等诸多问题。

“‘定制药园’是按出口麦冬药企标准生产麦冬,农民出工、公司出技术,公司长年聘请30多人管理,栽种、采收时节每天要聘请一两百人,农民既收了土地流转费、务了工,而且还解决了散户无法闯市场的问题。”永明镇副镇长李文斌说,“在‘定制药园’企业的带动下,今年,万家坎村出现了12户麦冬种植大户(以前都是散户),流转了600亩土地规模种植麦冬,由纯农民变成了职业农民。”

杨以明介绍说,目前,三台正大力推广“定制药园”这种模式,吸引更多的企业订单,带动全县麦冬实现散户种植向高度集约化转型,让更多的普通农民成为职业农民,这样既确保了麦冬大健康产业有序健康发展,又确保了农民稳定持续增收。



 
废铁回收环保设备钢材市场